这些下饭用的美食纪录片,真的不止好吃而已
今日看点
美食纪录片有别于我国纪录片领域传统意义上的分类方法,其产生时机也来自于我国纪录片创作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主导向大众文化主导过渡的阶段,迎合了受众的消费性、娱乐性需求。近十年来,我国有哪些优秀的美食纪录片?它们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文化现象?发展趋势如何?有存在什么问题?
只盯着“舌尖系列”?
这些作品也同样优秀!
2012年播出的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在口碑与播放数据双丰收的同时,也挑起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食欲。自此,被称为“下饭神器”的美食电视纪录片在随后几年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基本上每年都能出现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与广大观众的味蕾进行博弈。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海报
通过对近十年来高热度与高口碑的国产美食纪录片进行浏览与整理,笔者根据具体内容将它们分为三个类别:按照美食所反映的人文风俗来划分,如《风味人间》等把美食与地理、民俗与传统文化融合;按照美食所处的地区地域来划分,一般以具有代表菜系的省市作为钻研对象,如广东的《寻味顺德》、新疆的《新疆味道》;按照食材种类来划分,会抓住人们所喜爱的某一类食物,如烧烤类的《人生一串》系列、水果类的《水果传》等。
图片来源: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虽然主题、角度、时长均有所不同,但这些纪录片无一例外地反映着国人在准备、享用与传播美食的过程中获得的精神享受、价值取向。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
从美食纪录片看文化现象:蕴含着“家”与“愁”的内核
从美食纪录片中,笔者就所观察到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1
为什么中国人的吃如此讲究?
《孟子·告子上》提到:“食色性也。”这意图说明,吃饭这回事儿实属人们的天性。而在这些美食纪录片中,不管是吃美食的还是看美食的,中国人把关于“吃”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图片来源:《风味原产地·顺德》
如《小海鲜》中,人们为了那嘴刚出海的鲜味,不惜凌晨带着锅等在码头;《早餐中国》的老板们又是挑拣食材,又是精选辅料,花整晚时间只为了熬一锅下料的汤底——中国人发自内心地愿意为一口吃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图片来源:《早餐中国》
为什么我们的“吃”如此讲究?一归结于我国千百年形成的“民以食为天”的农耕文化与传统文化,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提出“不时不食”的饮食戒律,后又有清代《闲情偶寄》《随园食单》反映百姓饮食的魅力,无论是在战乱还是和平年代,古人们在饮食上都马虎不得。二得益于我们物产丰富的环境,干净的卫生环境、数不清的食材种类提供了现代人在饮食上无限变换和进行各种尝试的条件。三则是因为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总与“家”联系在一起:春节贴对联吃饺子意味着阖家欢乐,中秋节吃月饼寓意着阖家团圆……人们把准备和品尝美食的漫长过程视作维系家庭与亲人情感的桥梁,那自然是讲究的。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
2
为什么每个人的饮食个性如此鲜明?
中国有一句俗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的确如此,《新疆味道》中,有人对馕赞不绝口,也有人觉得馕硬得硌牙;《寻味顺德》里,有人觉得双皮奶口味刚刚好,也有人认为甜得齁嗓子;到了吃汤圆、粽子的时节,便会有 “咸甜”“软硬”的争论在网络上吵得不可开交——不同地区和环境的饮食个性和偏好可谓大相径庭,但人们对自己熟悉的口味却既自信又执着。
图片来源:《寻味顺德》
这让笔者想起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他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就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艺术家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个体的文化特征,是由其童年时所生存的文化环境决定的,这个环境也包括当地的民间风俗与行为惯式。回到饮食问题上类比可知,人们饮食性格的形成除了受到个人饮食偏好的影响外,由地理条件、文化风俗等环境影响下遗传而得的集体无意识也是重要因素。一如《老广的味道》中湛江人喜食沙虫,《夜宵江湖》中沈阳人烧烤爱吃鸡架,每个地区那些约定俗成的饮食结构其实是地方文化的烙印和延续,这种嵌在骨子里的味道和记忆蕴含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在外游子更是将其视为一种“乡愁。
图片来源:《宵夜江湖》
而这些饱含着地方特色和乡愁情感的美食纪录片,便是在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帮助人们理解情感、理解异同、理解文化。
食物、故事和文化三者,孰轻孰重?
谈及美食纪录片,必会聊到原央视导演陈晓卿的作品。其明艳写实的画面、自成风格的旁白与配音演员李立宏的固定加盟使得他的“舌尖系列”成为典型代表,部分后辈作品中往往还能嗅到一丝“卿味”。他给观众和其他纪录片创作团队呈现了一种优秀的叙事结构,影响力之大使得这种模板变为一种定式:一方面降低了试错的成本,但另一方面又容易使作品陷入千篇一律、审美疲劳的局面。未来的美食纪录片要跳脱出惯式思维,需要避免工业化制作模式造成的模式僵化,尤其是注意避免对已有成功美食纪录片的单一模仿。通过地点路线迁移、时间变换、各种分类结构等方式灵活地进行主题阐释,以明确的故事线串联内容,也能够减弱美食纪录片存在的素材资料堆砌的痕迹。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
如何平衡好美食纪录片中食物、故事与文化三者的权重,是选择美食纪录片的聚焦点之外,同样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在内容选择上,“川味系列”到目前为止共有三季,第一、二季为观众所批评的要点在于“不够地道”,因此《川味3》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进行调研;“舌尖系列”也有三部曲,《舌尖上的中国3》的口碑滑铁卢也正是因为调研取样的失误。即使有个人饮食偏好的偏差,但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人们所认可的地方典型代表还是可以通过详实调查知道。在内容呈现上,笔者认为抒情化的表现手法并非美食纪录片的必备选项,因为纪录片的首要任务是记录客观现实生活,体现内容的真实性。过度煽情的内容将不可避免地落入喧宾夺主、卖弄情怀的俗套。主创们大可尝试多种形式的内容呈现,如地域主题的作品可以采用方言配音,如《川味3》。
图片来源:《川味3》
趋势:未来的美食纪录片有何新玩法?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人文意蕴的美食纪录片丰富了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内容,也拉近了纪录片与电视大众之间的距离。当前,美食纪录片也迎来一些机遇与挑战。
第一,国际化进程继续加强。2018年,《风味人间》一经播放便取得广泛好评,除了采用超微观摄影、显微摄影等新式技术外,在展现国内风味的同时类比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相似美食成为其最大亮点。目前,国际的纪录片市场一直是以英美文化为主流语境,国产纪录片需在一个分众领域里成为顶级产品且具有引领行业标准的潜力,才有可能深入国际市场。在此层面上,中国选择美食领域打造顶级的纪录片产品再合适不过。未来,国产的美食纪录片或将成为显现东方美学与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成为展现文化软实力的窗口。
图片来源:《风味人间》海报
第二,短视频、竖视频等新形式的进一步应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李子柒、日食记等自媒体制作的饮食节目集聚了大量人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工业制作的美食纪录片。今年以来,单集时长5分钟的《早餐中国》与10分钟的《风味原产地·潮汕》脱颖而出,试水精品化短视频纪录片创作方式,获得一众好评。美食纪录片也需要转变观念,尝试新鲜玩法。
第三,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美食内容持续细化。国产美食纪录片的内核在于文化、家庭、风俗,深入挖掘美食素材背后的精神主旨和内涵意义,才能真正地“虏获人心”。从领略全国风味的一锅熬制到南北饮食鲜甜之争,现在的人们不再偏爱于大范畴之下的包容万象,专一、细分、内敛正在成为美食纪录片的新趋势。
参考来源:
影视Mirror,后舌尖时代,美食纪录片告别“发散”走向“内敛”
人民网,纪录片《风味人间》热播 中式审美的国际化之路
薛立磊,《早餐中国》:短视频纪录片的一次成功尝试
郭学文,是昙花一现还是类型化载体?—我国美食纪录片的隐忧与未来
END
美 编 | 汪晓琳
推荐阅读